在福建省福州市馬尾區馬尾前街177號,佇立著一座橫跨了一個世紀的小樓——潮江樓,前來參觀學習的干部群眾絡繹不絕。
“滴!”“掃碼成功!掃碼參加打卡成功,就可以在小程序上領取紅色小禮品?!比涨?,到潮江樓參加“永遠跟黨走”福州紅色地標打卡活動的小王興奮地說道。
這是馬尾區因地制宜,活化利用保護紅色廉政文化遺產的積極探索。
作為福建省級革命遺址、福州歷史革命紀念地的潮江樓,始建于清末,因其開門即可觀潮賞景而得名,曾是福州籍黨的早期領導人、中央監察委員會首任主席王荷波烈士從事革命活動的重要舊址。
經調研發現,潮江樓由于年久失修,存在一定安全隱患,且因產權人分散,保護工作一度停滯不前。區紀委監委扛起文化遺產保護的政治責任,靠前監督、主動監督,推動有關職能部門落實文化遺產保護責任,以強有力的監督為文化遺產保護和歷史文脈傳承保駕護航。
在修繕保護過程中,區紀委監委通過走訪督導、實地檢查等方式,督促黨史、文旅等職能部門,堅持“修舊如舊”和整體性保護原則,根據文物保護專家多番論證結果,合理編制修繕方案,并在保存歷史建筑本來樣貌的基礎上,謹慎開展修復,確保紅色文化遺產的歷史價值、建筑價值不受影響。
“我們以小街巷整治工程、船政文化城建設等為契機,穩步推進潮江樓周邊環境整治,緊盯工作不作為、慢作為、亂作為等問題開展監督檢查,及時發現問題并督促整改,為做好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提供堅強紀法保障?!瘪R尾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。
一場場聯席會議、一次次調研督辦、一輪輪實地監督……在區紀委監委的推動下,飽經滄桑的潮江樓煥然一新。
據了解,馬尾區還組織專人赴北京、上海、南京、武漢等烈士活動地開展考察學習,加強與烈士后代家屬的溝通聯系,不斷完善和豐富展陳內容和文物史料,為潮江樓注入“靈魂”和“血液”。
結合黨史學習教育,該區依托潮江樓廉政教育基地,開設潮江樓“微課堂”、開展“王荷波班”主題活動等,充分運用紅色廉政文化教育黨員干部,激發干事創業熱情。
與此同時,通過串聯潮江樓廉政教育基地、南兜游擊隊革命遺址、魁岐革命紀念館等紅色文化遺產,打造馬尾特色紅色廉政文化參觀線路,引導黨員干部群眾在參觀學習中感悟廉潔文化、傳承革命精神,汲取精神力量。今年以來,累計接待黨員干部和社會各界人士3.6萬余人次,紅色廉政文化影響力日益凸顯。